[心得] 騎士鬥蝸牛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4/07/blog-post_25.html
--
騎士鬥蝸牛
歐洲中世紀晚期的手抄本頁緣經常伴有裝飾性的插圖。雖然一般被視為與本文關係不
大的裝飾,但這些插圖表達的幽默有時會令現代人感到疑惑甚至震驚。其中一個常見的母
題是人類與巨大蝸牛間的戰鬥,密集出現在大約1290年至1310年間法國北部、弗萊芒
(Flemish)與英國的手抄本頁緣當中,有許多衍生類型──人類會被替換成猴、貓、狗、
狐、兔、羊、龍以及其他幻想生物,有一例是裸女;手持矛、弩、劍、盾、斧、拋石袋,
有一例是貓拿著鼠頭戳蝸牛。
關於騎士為何要與蝸牛戰鬥的話題,19世紀典型的答案是這類插圖並無深意──對於維多
利亞時期的保守主義者而言,中世紀手抄本頁緣的插圖看起來往往夾帶顛覆現存秩序的內
容,與其越描越黑,寧可視而不見。確實,頁緣插畫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這
些主題在藝術史家看來總歸一個主要傾向,即與現實相反的「顛倒的世界」(monde
renvers),有著精神分析視角的心理學家則將其擴大詮釋為壓抑下無意識的解放。在這個
世界觀中除了各種不可名狀的怪物、怪異的(性)行為,像是兔子追殺人類、不懂音樂的猿
猴彈奏樂器、修女採收樹上的陽具(上頁下圖 )等等則類型化為母題。
然而離開顛覆現實的基礎認知,藝術史家之間對於蝸牛為何與騎士開戰,就幾乎沒有
什麼共同的看法。實際上,1850年至2019年間所有出版刊物當中曾出現過的詮釋(也就是
說還不包括較不正式的討論),至少有26種 :
1. 一種警告:那些動作緩慢使人疏於應對的是最危險的對手。
2. 一種現在已失傳的文字遊戲,涵義已不可解。
3. 一種護符,保護手抄本不被蝸牛吃掉。
4. 自瀆自慰的委婉表述。
5. 基督徒(騎士)與異教徒(蝸牛)間的碰撞。
6. 蠕動的死亡緩慢爬來。
7. 對那些正緩慢攀爬社會階梯、企圖逾越身分階級的批判。
8. 僅僅是為了打發無聊。
9. 蝸牛傳染的疾病所引發的恐懼。
10. 蝸牛毀壞手抄本所引起的恐懼。
11. 饑饉遍地的年代蝸牛摧毀收成所引起的恐懼。
12. 騎士對抗異性的性吸引力(被比喻為蝸牛)。
13. 奚落高級教士面對問題只會躲在教會的「殼」當中龜縮。
14. 卑微的蝸牛對抗驕傲的騎士,因此是一種對騎士的侮辱。
15. 描繪當時的寓言或民間故事,具體內容已失傳。
16. 不滿現實的社會大眾對統治階級的詬厲辱罵。
17. 隆巴底(Lombard)人對義大利的入侵。
18. 確切意味不明,只是看著有趣。
19. 英國人與(吃蝸牛的)法國人間永恆的戰鬥。
20. 象徵耶穌從拉薩路的洞穴裡復活,就像封住殼後的蝸牛又從新探出頭。
21. 一種嘲諷,就像騎士對蝸牛般能輕鬆取勝。
22. 諷刺騎士的懦弱,對付蝸牛仍需全副武裝。
23. 聖經當中怠惰(sloth,所謂的七大罪之一)的表徵。
24. 緩慢流動的時間。
25. 蝸牛是一種異教的象徵。
26. 相對於騎士的傲慢,表示謙卑的美德。
騎士的怯懦算是幾種理解當中最明白也最基礎的出發點。在與蝸牛戰鬥的主題當中畫
中的騎士並非英勇作戰,更多是表現出對蝸牛的畏怯、退縮,甚至棄劍跪地求饒(右圖 )
。在中世紀的社會,不同階級有其相對應的美德,德不配位則被視為罪孽。人們眼中武裝
的貴族階層若在敵人面前表現為畏怯,便是違背上帝旨意的一種罪行。
美德-罪孽的主軸接著便衍生出許多觀點──比如說,騎士等武裝階級的形象,是建
立在陽剛氣質之上;反向揭示這類形象,其實是解構以騎士為典型的男性迷思 。雖說性
別意識刻板印象的打破主要是後現代思潮下的產物,不過對騎士階級名不副實的諷刺,在
中世紀晚期便已出現了。12世紀法蘭西的大主教布盧瓦的彼得(Peter of Blois)便曾嘲諷
道「騎士團(Order)的騎士風範在我們今天就是無規範(disorder)」。關於騎士時代的想
像,諸如騎士道與各類紋章、信條,很大程度上是對已逝去的時代的模擬與重構。相對而
言,位處邊緣而被視為無足輕重,於是得以暢所欲言自由表達的手抄本頁緣,圖中諷刺的
懦夫騎士更接近真實的歷史現場 。
這也意味著對於騎士跪蝸牛等主題的詮釋,離不開具體的脈絡,無論是歷史的抑或文
本(text)的。在學者杭特(Elizabeth Moore Hunt)介紹法蘭西、弗萊芒手抄本頁緣插圖的
專書中,她就特別關注插圖與手抄本文本間的關係。舉例來說,13世紀後半成書的「寶藏
之書」(Li Livres dou Tresor)中,有一頁下緣描繪著一名騎士手持騎矛瞄準蝸牛的插圖
(上頁下圖)。相鄰的文本正介紹道圓形是最堅韌的形狀,正如同建築的屋頂必須是拱型、
容器的外型總帶著弧形一般。正對騎矛的蝸牛殼可能是插畫家對於同一主題的補充罷了。
在其他道德說教的文本中,不敢面對蝸牛的懦弱騎士正是說教的一部分,好比說下圖面對
蝸牛與野兔舉雙手表示無可奈何的騎士。在另一處手抄本中強調的則是靈魂的自省與告解
,勝過野蠻與非理性;而這個野蠻與非理性的代表正在頁緣插圖裡對著蝸牛揮動斧頭。
有些插圖對應文本的方式則更複雜。在中世紀,文法的學習經常被比喻成播種,而文
法的錯誤應用則常被比喻成同性的性行為,必然是無子嗣無結果、顆粒無收。因此在講解
文法的手抄本下方頁緣,會出現光著屁股穿戴蝸牛殼倒退走的人物;一方面蝸牛正是妨害
收成的害蟲,二方面蝸牛又是雌雄同體,三方面光屁股意味著雞姦,正好呼應文法錯誤的
各種比喻 。
生育與繁衍不僅可以隱喻其他,同時也被其他象徵所隱喻;中世紀情詩中常見的狗子
追兔子或兔追兔也出現在頁緣插圖中,兔子通常被看作是雌性的代表。不過這種隱喻不脫
顛覆世界的特質──按照亞里斯多德《論動物的組成》(De animalibus)一書中的觀察,
兔兔愛愛時通常是雌性先騎上去,正好顛覆中世紀的常識。另一方面,兔子或老鼠從兔窩
或鼠洞中探頭出來,與蝸牛伸出觸角相類,很像是在描述男性勃起的過程,而蝸牛殼也常
被當作各種隱喻子宮的物體(包含但不限於各種袋子、包包瓶瓶罐罐)中的一種。恰恰蝸牛
便是雌雄同體的,而在蝸牛交配的時候,往往互相競爭射出夾帶精子的「愛情之箭」
(love dart),這會增加蝸牛繁衍後代的機會,儘管並非必要的行為;此種激烈的性擇現
象假使已被當時的歐洲人觀察到,那麼將其視為一種騎士必須面對的「戰鬥」也在情理之
中,儘管並無確切的證據 。
不過這些意見都還不能解決起源的問題;學者蘭德爾(Lilian M. C. Randall)觀察到
,騎士鬥蝸牛的母題最早出現在法國北部,而後向英國與弗萊芒擴散。何以起源地是法國
呢?12世紀中葉,在巴黎大學就讀的法國人筆下描述各國學生的民族性,寫道英國人酗酒
嚴重,弗萊芒人性好奢華,隆巴底人則是懦夫。在大學圍牆上以炭筆作畫的塗鴉則調侃義
大利人,說他們是連蝸牛都怕的懦夫。1230年法國人給自己在義大利不光彩的戰敗逃竄開
脫,便說道是被教皇黨(Guelphs,圭爾夫派)給傳染,以至於把敵方旗幟上盤起來的蛇看
成蝸牛,嚇得拔腿開跑。12世紀末流行於英國與法國的一首詩中,則描述道一位隆巴底農
夫惴惴不安的面對一條長著尖銳觸角、「武裝厚重」的蝸牛,他的妻子在一旁勸他道就算
是海克力士(Hercules)、阿奇里斯(Achilles)這些傳說中的勇士也不敢挑戰蝸牛,為了她
與她的孩子著想千萬別衝動(下圖 )。然而這位村農在上帝的鼓勵下終於提起勇氣用長矛
戳死了「怪物」。
如上所述,當時的法國很流行隆巴底人/義大利人全員懦弱的形象,而這種形象具體
的表現,便是怕蝸牛。這些傳說的原型,可上溯至公元77 2年的戰役中查理曼大帝
(Charlemagne)大敗隆巴底人的史實,經過了後來數百年不斷在書面或口頭傳說中踵事增
華。然而與這些調侃相反,13、14世紀之交的隆巴底人/義大利人做為教宗的代理人,正
逐漸掌握北歐的高利貸與典當業,壟斷金融業的勢頭不減,引來既有貴族勢力的不滿。大
概正是因隆巴底人社會地位的快速攀升,眼紅的法國人便拿歷史陳跡指桑罵槐發洩不滿,
「隆巴底人怕蝸牛」的哏遂再度流行,從而表現在手抄本頁緣的插畫中──這些精美珍貴
的手抄本的主要客源之一,也就是付得起、讀得來的貴族老爺們。當義大利人在金融業的
優勢成為一種常識、不再惹眼,人們習以為常後,騎士怕蝸牛的主題也就逐漸退出流行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721878736.A.573.html
留言